邊緣人格障礙 (BPD)
概觀
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其特徵在於持續轉變的情緒,自我形象和行為模式。這些症狀通常會導致衝動行為和關係中的問題。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可能會經歷激烈憤怒,抑鬱和焦慮的發作,時間可能持續數小時至數天。
症狀
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可能會經歷情緒波動,並對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及在世界中的角色,表現出不不明確及不確定的看法。結果,他們的興趣和價值觀可以迅速改變。
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傾向於看待事物的極端,例如全好的或全壞的。他們對其他人的看法也可以迅速改變。今天的朋友明天可能被認為是一個敵人。這些轉變的感覺可能會導致強烈和不穩定的關係。
其他症狀可能包括:
• 努力避免真實或想像的遺棄,以期被遺棄,他們會迅速啟動親密(身體或情感)關係或切斷與某人的溝通
• 與家人,朋友和親人的強烈而不穩定的關係模式,往往從極度親近和愛(理想化)轉向極度厭惡或憤怒(貶值)
• 扭曲和不穩定的自我形像或自我意識
• 衝動和經常危險的行為,如消費狂熱,不安全的性行為,藥物濫用,魯莽駕駛和暴飲暴食。請注意:如果這些行為主要發生在情緒高漲或精力充沛的時期,它們可能是情緒病的跡象 – 而不是邊緣性人格障礙
• 自殘行為,如鎅手
• 反復出現自殺行為的想法
• 強烈且高度多變的情緒,每集都會持續幾個小時到幾天
• 慢性空虛感
• 不適當,激烈的憤怒或難以控制憤怒的問題
• 難以信任他人,有時對伴隨著他們的人的意圖有非理性的恐懼
• 分離的感覺,如感覺與自己隔絕,從身體外面看到自己的感覺,或者是不真實的感覺
並非所有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都會出現各種症狀。有些人只會遇到一些症狀,而有些則會有很多症狀。症狀可以通過看似普通的事件來觸發。例如,患者可能會因為與他們感到親密的人(例如出差旅行)的輕微分離而變得憤怒和痛苦。症狀的嚴重程度和頻率以及持續時間取決於個體及其病情。
風險因素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某些遺傳因素,大腦結構和功能以及環境,文化和社會因素,或可能增加發展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風險。
• 家史。如父母或兄弟姐妹都患有該疾病。
• 腦因素。研究表明,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可能在大腦中發生結構和功能變化
,特別是在控制衝動和情緒調節的領域。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變化是否是這種疾
病的風險因素,還是由疾病引起的。
• 環境,文化和社會因素。許多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報告經歷過創傷性生活事
件,例如童年時期的虐待,遺棄或逆境。其他人可能成長於不穩定和敵對的衝突
環境中。
雖然這些因素可能會增加一個人的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人一定會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
治療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法。治療師可以提供一對一治療,或在團體環境中進行治療。治療師主導的小組會議可以幫助教導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如何與他人互動以及如何有效地表達自己。治療中的參加者與治療師的相處和信任是很重要的, 因為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本質可能使患者難以與他們的治療師保持舒適和信任的關係。
用於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兩種心理療法包括:
(1)辯證行為療法(DBT):這種療法是針對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個體而開發的。DBT使用正念和接受的概念,意識到並關注當前的情況和情緒狀態。 DBT教導的技能:
• 控制激烈的情緒
• 減少自殘行為
• 改善關係
(2)認知行為療法(CBT):這種類型的療法可以幫助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識別和改變核心信念和行為,這些信念和行為構成了對自己和他人的不正確認知以及與他人互動的問題的基礎。 CBT可能有助於減少一系列情緒和焦慮症狀,並減少自殺或自傷行為的數量。
藥物
由於益處尚不清楚,藥物通常不被用作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主要治療方法。但是,在某些情況下,精神科醫生可能會建議藥物治療特定症狀,例如:
• 情緒波動
• 抑鬱症
• 其他共同發生的精神障礙
家庭和照顧者的提示
幫助患有這種病症的朋友或親戚:
• 為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提供情感支持,理解,耐心和鼓勵–改變可能是困難
和可怕的,但隨著時間,他們可會變得更好
• 了解精神障礙,包括邊緣型人格障礙,這樣您就可以了解患有這種疾病的人的經
歷
• 鼓勵正在接受治療的親人詢問並嘗試家庭治療
• 尋求及諮詢自己的治療師。(跟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親人所看的治療師不應
是同一人)
以上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應視為製定醫療決策的指南。請與您的心理學家或醫生一起檢查您的情況。